繁星学职 | 快消行业标杆学长的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1-03-02 阅读数:820

作者:联合利华选手




编者/Lee



6年毕业的时候,还算赶上了好就业的末班车,由于所学专业的小众且专业性较强,校招的时候我就拿到了两个行业内顶级公司的OFFER,但出于个人发展的考量,还有行业性质,最后还是选择了偏外商的某北京信号公司。


得益于中国加入WTO,我司前几年一路在中国市场高歌猛进,加上中国基建的政策导致市场份额非常高,由于刚刚毕业,是校招的身份在公司,所以培养了很好的ownership,老板也很重视培养,收入也觉得尚可(至少跟本科同学比),算是同届中发展的比较好的,加上当时的又有空出来的坑,所以我升职还算蛮快的,一年多一点点就独立负责项目。出差频率和加班的次数也算比较长的,曾经连续工作40天,也曾一周飞到4个地方开会。由于当时还是初出社会的小白,也不懂balance work and life,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到了18年的时候,一系列的国家政策出台,我深知公司的产品还是用在05~08年时代的产品,并且都不是中国制造,虽然那个行业不是追求高精尖科技,所以还是离开并换个行业,当然这个决定是痛苦并且不知道是否正确,甚至我离开了两三年再回头看也不知道当初的决定(放弃了自己所学的专业和上升的趋势)会对我后面产生多大的影响,也说不上是否后悔,但至少拓宽了自己的眼界,工资也有了一次增长。


18年过年休假的时候刚好看到了不错的机会,得益于大学的人脉,被内推到FMCG里面tier 1的行业,遇到了很好的导师和老板,让我很快的上手工作,也从北京搬到了上海,这里是外商的核心地段,纯外商的环境,起初还是很suffer,后来慢慢适应了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也是打开了自己的眼界,出差的频率没有那么高,但地点从国内慢慢的也去了港澳台,意大利德国。本科的同学基本上还是从事在专业的行业,所以也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和探讨,完全要自己慢慢摸索。FMCG行业流动率很高,很多人都是某公司MT背景出身,大都是人中翘楚,无论学历还是能力都很高,比如我周围当时基本上本科都是复旦浙大等一流名校,但好处就是跟着优秀的人,还是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而且越来越知道自己的职场之路要往职业经理人这条路去走,所以就要强迫自己去学习更多的function,也知道了看上去很高大上的工作里面很多枯燥乏味的细节。说起来自己一路来还算幸运,对公司给我这个机会充满感激,并且深知人脉和背景会影响今后的发展。


19年底,对自己的工作很熟悉了以后,觉得自己想出去看看,并且看看能否升职加薪,得益于行业的高流动性和本身公司的背景,一个月内就联系到了几十名猎头,看到了很多工作的机会,得益于过去一年多的稳扎稳打,经过多轮面试,拿到了3个offer,可以吹一波的就是去面试的几个公司都拿到了offer,最后选择了行业顶级的一家外商,虽然工资是三个offer里面最低的,但是看到了一些大厂的光环,还是算很多人的dream company吧,疫情来了,很多公司都锁了headcount,所以自己也算顺利跳槽,来了大公司,title和scope变大。大公司通常有大公司病,汇报线很长,老板很多,自己也开始带team,会对一些业绩负责,也算是新的挑战,同时公司里面MT众多,自己作为外来的人,这里也只是自己的一个跳板。大公司也有好处,学习到很多策略和战略的思想,并且人精更多了,随随便便拎出来可以吊打我,也是认识到了自己和优秀的人的差距和不足,并且清晰的看到了自己发展的天花板。


Back to review,毕业也快4年了,这是从事的第三份工作,一路来运气+实力各占50%,工资没有特意比较过,在同龄的同学中也算领先了,能看到很多机会,对未来也很清楚知道怎么走,自己的不足也有越来越多的认知。接下来继续学英语,趁年轻可能读个MBA,当然如果有机会可以rotation到其他的国家也是乐意挑战。对于正在求职的人,还是觉得首先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工作和生活,并且要为了目标努力,其次就是不要像我这么jumpy,毕竟信任的累计是需要过程,要在毕业前几年打好自己的基础,虚心向优秀的人学习,一个好的学习机会比一个收入高的offer更来之不易。



图片:知语校园

文字:联合利华选手

排版:Lee

更多学职经验分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