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就业 | 考研,是一场艰难且漫长的个人修行之旅

发布时间:2021-03-01 阅读数:896

作者:Stones


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同一所非985/211的普通院校,现就职于一家外资自动化制造业企业从事产品设计工作。


编者/Lee



首当其冲的便是学习


当然我是从整个大学阶段乃至继续深造等多个维度来下结论的。你我从小都熟知的一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再好不过的阐述了学习是学生首要任务这一客观事实。因此,在整个大学期间学习依旧是你的第一要务。古人云“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傍身”,可见掌握一技之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对此深信不疑。尤其是自己的专业课,这正是走出校园后你与他人最为显著同时也是最容易在校园内完成赋能的显著区别,所以务必用心。除此之外,我希望大家在业余之际可以不遗余力的去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尤其是建议大家开始在接触专业课以后展开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因为,在明确目标的阶段内的不遗余力尤为具有建设性,同时在你也会不断体会到一步一步朝着目标接近过程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亲身走上工作岗位后对该点体会尤为真切)。


这个研究方向相关的工作,这些都充分展示了我们在本科阶段为研究生阶段提前做好了准备 。如果导师也认可我们学习成果,并且认为我们在他的领域有一定的积累,之后再表达希望可以成为他的学生,会更容易被接纳,后续申请院校也会在导师的帮助下更加顺利。




第二,关于生活


工作以后你会真切地意识到所谓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毕竟身边的前辈会身体力行的向你展示这句人生真谛,而且是不遗余力的。为此,我建议诸位可以在校园生活阶段积极锻炼身体,培养自己的“体育特长”。拿我来说,大四的时候渐渐喜欢上了跑步,那时候基本上每天早上六点钟准时起床去操场上“画圈圈”,这一跑便是六年,自然没少去凑过马拉松的热闹,至今也没有中断,一有时间还是会出去跑一会儿的。抛开生理上的价值,一份工作之外的爱好可以有效地消除你工作上所带来的压力和烦恼,无论是生理上还是精神上的,毕竟多巴胺的功效可不是盖的。





第三,关于考研


我的理解可能会与以往的观点有些许不同,一方面我认可普适的观点:即考研是对学术研究的进一步追求,毕竟科学进步和理论发展离不开学术上的投入。另一方面,我认为考研现在似乎正逐渐成为众多学生面对高考以及专业不理想而采取的“曲线救国”策略,通俗点说便是在对当初不满意选择二次反抗。然而,我不得不坦诚地说我当时考研的初衷与上述两个观点均不契合,我当时选择考研其实就是为了规避严峻的就业压力,鉴于我当初毕业时一心钟爱外企,同时考虑到自己所在院校的竞争力严重不足,所以我决定选择考研。此外,在做决定期间,我还自我做了一番取舍,除去减缓就业压力,考研也不失为一种提升自我的有效投资,尤其对专业知识储备以及独自完成一项完整课题的规划和动手能力,这一点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让我获益良多。


考研,完全可以看作是一场艰难且漫长的个人修行之旅。至于考研的种种初衷在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刻便显得不在那么重要了,毕竟开弓没有回头箭,与战士奔赴向死而生的战场有异曲同工之妙。考研分为三个阶段:专业选择,准备初试,准备复试。在此我着重说说初试准备阶段,毕竟专业的选择因人而异,无法普适每个人,而复试顺利进行的前提便是初试的完美收官。想必经历过高考的洗礼,在备考复习的方式上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找到高价值复习资料可以让你少走弯路,但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并通过不断刷题加深记忆,找到同一类问题的出题规律和解题方法,这才是复习方式之外的复习方法,当然你可以借鉴以往师哥师姐推荐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复习效率。相较于公共课的题海战术,专业课的复习则更侧重于方法,尤其是获取到目标专业的复习资料,在此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了。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得到详实准确的复习资料仅仅是开始,而认真的复习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放下压力,轻装上阵,将自己的所见所学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跃然于纸上,那么你已经考研成功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复试阶段则是以夯实的知识理论体系为基础,自信饱满的热情为辅,认真对待即可。





最后,便是就业


就业是当下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尤其是对于一个希望通过学习改变自己阶层的普通人,这一点无可厚非。关于工作,我必须实事求是的说明两点:一是毕业后从事同自身兴趣爱好相一致职业的几率很低;二是毕业后从事同所学专业完全重合职业的几率同样很低。结合我自身以及周围大部分同学、同事以及朋友的实际情况,我在此郑重地提醒学弟学妹们关于自身的职业规划务必尽早开始,用未雨绸缪一词来形容刚好。事实上,很多人为此吃了不少亏,摒弃职业规划的就业实则是千疮百孔。想当年我本科毕业时,同周围大部分人一样,根本就没有思考过毕业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更别说具体的年度计划了,至于规划也仅仅停留在从事那个粗犷领域的表层,在选择工作、公司方面还是随波逐流者居多。记得本科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脑海里就有一点:这是一家大家历年都认为的一家好公司,只要我能进就行了,更有甚者将维系自己后半生的选择在招聘会开始的前一晚匆匆搞定。


综上,关于就业方面,我真切的希望每一位都要重视,尤其是要结合自身兴趣爱好、性格特性以及处世风格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权衡,最后才是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所在领域的职场发展现状和长远发展前景来决定索要从事的职业,甚至具体的工作岗位。如果你看到这里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还是一无所获,那我建议你在保证学业的基础上在课余时间去找实习和兼职,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外,对于很多人关心的第一份工作的公司资质方面,我还是比较负责的建议大家选择在该领域内综合实力居前的企业,毕竟它能过够为你在各细分方面保驾护航,在职业生涯开端让你接触到相对而言较为全面且系统的工作流程及方法,这些便是那些自身体系还没有完全成熟的企业所无法提供的。当然这个建议也不仅局限于传统行业,面对如互联网等时下较为流行的或是新兴行业也同样适用,但侧重点和参考的权重会明显减弱。随着你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工作流程、方式、方法的熟悉和掌握,跳槽是你不得不面对的一次抉择,对于去或是留的问题想必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只不过是再一次回到当初就业的又一次循环而已。至此,我不得不提一句,英语在你就业择业甚至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会日益凸显。记得最近看的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话,大概意思是在一个公司里,如果有一个人的英语水平很厉害,那其他人的英语便算是“白学“了,理由是今后公司内的绝大多数用到英语协助事宜都会自动的归寻到同一个人身上,其他人则自此无缘接近。同理,同样的规律也适用其他技能,可能是因为所在公司偏向外企性质,所以对英语在日常工作中重要性的体会尤为深切。而有关职位发展,希望你可以在眼下这个浮躁的社会大背景下,不必拘泥于他人和世俗的观念,而是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提升自己。毕竟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没有一个精明地老板会错过任何一个为自己赚钱地利器)。



至此,洋洋洒洒写了不少,这其中难免有些内容或是观点无法满足每个个体的需求,因此还是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从中择优所用。


最后,在此非常时期祝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位都能够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前程似锦!


图片:知语校园

文字:Stones

排版:Lee

更多学职经验分享

请关注我们

?